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微故事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7月5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对接,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农强方能国强,作为基层农业科研人员,我们要脚踏实地,立志高远,对接前沿育种研究方向和农民实际生产需求,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近日,扬子晚报联合中共苏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苏州市委员会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苏州微故事”融媒体报道组来到了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室,与研究室主任袁彩勇进行了面对面访谈,聆听扎根水稻育种的心声,探索推动区域发展的工作秘籍!
在大地上书写人生,一心钻研作物育种与栽培
接连有飞机发出隆隆巨响,从低空掠过稻田。地面上,广阔的稻田一片翠绿,点缀着一顶顶黄斗笠。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望亭科研基地见到袁彩勇时,他正埋着头,和团队成员一起在稻田里进行水稻杂交工作。
袁彩勇
“我只想在农业科研事业上干出一番成就,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民、回馈社会。”袁彩勇一边搓动水稻进行授粉,一边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道。1996年,时值24岁的袁彩勇从扬州大学农学院毕业,选择进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25年。2021年底,袁彩勇又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了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担任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室主任。
25年躬耕,袁彩勇克服了科研经费紧张等困难,在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取得了不凡成就;来到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后,袁彩勇醉心于丰富的水稻种质等资源,即刻融入团队、投身工作,并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近两年新增三个审定品种。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对我来说意味着更高的平台和更大的责任。”袁彩勇表示,自己将保持对农业科技事业的热爱,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实践,并立足苏州地区水稻种质资源和市场需求,拓展、丰富育种方向,致力为苏州市乃至全省全国农民选育集优质、高产、绿色、资源高效利用于一体的重大突破性品种。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埋头躬耕担起育种责任
回忆起工作初期的艰苦奋斗,袁彩勇介绍,自己所在科室于1999年对科研与经营作了划分,自己被分配到了经营部,从早到晚忙于奔波。“当时的工作内容背离了我的科研初衷,但尽管经营任务繁重,我仍在坚持水稻育种研究工作。”
为了全身心投入水稻育种研究,袁彩勇于2001年初放弃了经营部门远高过科研部门的年终奖等优厚待遇,重回科研岗位。当年正好遇上单位试验田搬迁,暂时缺少科研用地,袁彩勇跑遍了城郊的乡村,最终选择离单位20多公里远的一个乡村租赁了30多亩田地,开展水稻育种科研工作。袁彩勇回忆到,第一年插秧时遇上了暴雨,田埂漫过了水,车辆难以通行,自己便顶着雨,用扁担将30多亩地的秧苗挑到田里,完成了插秧工作。“白天抢着时间干活,干到夜晚借宿村民家里。”十多天的时间,袁彩勇的体重掉了近十五斤,他还因工作强度太高扭伤了腰肌,直到现在都留有后遗症。
2004年,袁彩勇的水稻育种事业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其选育的“淮稻7号”和“淮稻8号”两个品种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成功实施了品种经营权许可,水稻课题组的科研条件也自此逐步得到改善。
此后,袁彩勇坚持钻研、锐意进取,截至2023年已育成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品种46个,其中国家级审定品种8个。他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袁彩勇选育的系列水稻在江苏省内外推广面积已达到9000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超80亿元。
延伸“双链”开展技术指导,打造稻米品牌实现致富增收
“育种科研人员不能只待在办公室电脑前,要‘多晒太阳’,多跟农民打交道,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在袁彩勇看来,农业科研院所的角色不应局限于“幕后”育种研究,还要将“责任链”和“服务链”向前延伸,扎进田地里,触摸到农民致富增收的实际需求。
“新选育的优质水稻品种要宣传推广开来,离不开为农民提供栽培技术的指导。”袁彩勇指出每个水稻品种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缺点,需要有针对性的栽培管理工作。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不同品种的水稻除了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育秧时间、生长周期、养分需求上也不尽相同。为此,袁彩勇跳出了以往仅展示水稻品种优越性的宣传局限,加强了对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技术培训,亲自带领团队指导农民生产。“水稻选育种人员对品种特性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要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用精细化管理帮助农民把品种短板‘补起来’。”
提升稻米产品附加值,袁彩勇还积极帮助农民延伸水稻产业链,在推广食味优良品种的同时,结合生态、高效的栽培技术,帮助地方农民打造稻米品牌以增加农民收入。袁彩勇和团队所育水稻品种,已经助力打造了“淮安大米”、“坞坵大米”、“射阳大米”等多个品牌。
袁彩勇补充说,部分农民存在懈怠心理,在多年种植新品种后会疏于田间管理,间接导致水稻产量、品质下降,并误以为是种子质量问题。因此,定期到田间收集农民反馈、提供栽培技术指导,便成了“打品牌、保增收”的必要举措。“我们长期为常熟市古里镇坞丘村村民提供水稻栽培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打造了‘江苏省(坞坵)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呢。”袁彩勇说道。
挖掘太湖水稻种质矿藏,为重大突破性品种选育夯实基础
“种质资源是建成‘育种研究大厦’的‘一砖一瓦’,是品种研制和选育的原材料,没有好的种质资源很难选育出优异的新品种。”为了实现重大突破性品种的选育,袁彩勇团队对太湖地区水稻种质资源开展了系统的收集、评价、创新与利用工作。
“近几年,江苏省审定的40多个大面积应用水稻品种中,有20多个品种或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太湖地区的水稻种质资源。”袁彩勇介绍,苏州地处江苏省南端,光照、温度条件比较适宜,有利于水稻品种多样性生长。而且苏州太湖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8000年前,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其水稻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繁育,蕴藏了不少高产优质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品种和基因,是水稻育种研究的丰富矿藏。
“传统的种质收集与整理,需要做大量的配组和育种。”袁彩勇表示,在传统研究方式中,科研人员每年要将水稻杂交配组近两千份,等到水稻抽穗后,对植株高度、穗总粒数等表征做测量和统计,一代又一代地筛选蕴含高产优质等基因的品种。“这种方式较为粗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能径直抵达育种目标。”袁彩勇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分子技术的利用可以将年配组数量减少至300-500份,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经济成本。为了加快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速度与准度,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积极利用高校资源,与扬州大学开展合作。“我们对1199份太湖地区地方品种进行表型鉴定,利用分子技术对控制水稻表型表达的相关基因进行鉴定,完成了57份核心种质资源基因指纹图谱构建和解析,并建立了相应种质基因数据库。”
“太湖地区水稻种植资源的整理收集工作,将为实现重大突破性品种育种打下坚实种质基础”袁彩勇说。
“立足苏州,放眼江苏”,广设育种基地服务区域农业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不仅要着眼苏州农业发展,还要放眼江苏、服务全省,为保证全国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袁彩勇认为,地方性农业科学院不仅承担了服务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应积极拓展资源、增强辐射,服务周边区域农业发展。
“我曾获得10个全国和省级食味品评奖项,摸索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外观搓查与食味品比相结合的优质稻米育种方法。”来到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后,袁彩勇紧扣苏州地区经济消费需求,重视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选育,结合仪器分析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胶稠度等,遴选符合当地民众口味的稻米品种。“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优良食味品种应用前景广阔,能为苏州优质大米的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品种支撑。”
水稻育种人追逐太阳,如候鸟般往返海南是为常态,而袁彩勇每年要跑的科研基地还有多处。“海南的气候条件可以让我们多种上一代水稻,加快科研进度,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还在省内其他地方设立育种、测试、鉴定基地,为促进区域性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袁彩勇介绍,自己与同事在省内的连云港、宿迁、扬州、常州等地,相继设立了水稻育种生态测试和抗性自然鉴定基地,考察水稻品种的适应性与广适性。每到播种、移栽、杂交、收获等关键时期,袁彩勇就要跑到市外的科研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记载工作。“这些基地的建立不仅为苏州市农业科学院选择适应本地水稻品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也为全省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优良的品种支撑。”
此外,在市外科研基地开展育种工作并与当地民众打交道,还方便了袁彩勇了解当地民众需求,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水稻育种研究与应用。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作为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的一线科研人员,我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苏州,放眼江苏’的科研站位,在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同时,加强优质高端品牌稻米与特种稻米的品种选育工作,来满足当地的消费与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实现种业振兴、农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袁彩勇说。
【统筹策划】 薛马义
【采访摄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翁嘉伟
实习生 王文静 王露露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