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挂菖蒲
端午节的习俗非常的多,其中就有端午节挂菖蒲这样一习俗。有的地方挂艾草,因习俗而异。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菖蒲?
菖蒲,又名臭蒲、水菖蒲,因为是蒲草中最昌盛一种,故得名菖蒲。菖蒲多生长在沼泽、溪流等潮湿环境中,为典型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菖蒲气味芳香,具有杀虫除秽之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可以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花草四雅”。
端午节在门口挂菖蒲(蒲剑)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菖蒲(蒲剑)、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菖蒲(蒲剑)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菖蒲(蒲剑)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菖蒲(蒲剑)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菖蒲(蒲剑)草做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菖蒲(蒲剑)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时,采菖蒲(蒲剑)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菖蒲(蒲剑)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菖蒲(蒲剑)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菖蒲(蒲剑)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菖蒲(蒲剑)较勇健”。
原来端午节差菖蒲(蒲剑)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驱邪避鬼,最重要它是一种药材,插在自己家门口可以有药用价值,可以祛除毒气,抱人身体健康。
端午挂菖蒲的传说
那天早上,会作诗的才女青英目送秀才丈夫出门后,就开始发愁家里一贫如洗,无法让即将到来的端午过得热闹。她在门外徘徊来徘徊去,一株碧绿青翠的菖蒲进入了她的视线,它简朴而不繁缛,淡泊而不浓烈,极具洁净形,灵机气。青英于是持锄过去,挖了几棵菖蒲,用清水洗干净,挂在大门上。瞬间觉得门庭生机盎然,充满喜气。不由触景生情,用红纸写了一首诗,贴在大门边。诗是这样写的:
自嫌薄命嫁穷夫,明日端阳祭礼无。莫叫良辰错过去,聊将清水洗菖蒲。
傍晚,丈夫回家,看到妻子写的诗,羞赧又惭愧,觉得无颜见妻子,于是原路折返。在路上看到一头吃草的老黄牛,心想这头牛卖了能换点钱,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呢!于是牵了牛就往集市去。结果很悲剧,他很快就被牛主人带去见七品芝麻官了。
知县审问过后,对他妻子会做诗不相信,传了来后,命她再做七绝一首。
青英很快甩给了知县这首诗:
滔滔黄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自笑妾身非织女,郎君何事效牵牛?
知县看了,哈哈大笑:“你虽然不是织女,但本县判你丈夫坐牢,你夫妻二人不是成了牛郎织女吗?”知县说着,就叫人取出五十两银子,叫他们二人快回家。
青英因家道寒贫,为了让端午节过得焕然一新,而用菖蒲来装饰门庭,没想竟得到如此好运。据说此事传开后,很多人为祈求好运,也开始在端午节挂菖蒲,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