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个苏州!

挖掘苏州“最江南”的人文基因

文化/体育 2023-12-12 user4575

朱海明收藏了诸多苏州文人先贤墨迹。(本人供图)

陆润庠的对联。

明拓颜鲁公《争座位帖》 。□记者姜锋 摄

□苏报记者 姜锋

“今获清末榜眼朱汝珍对联。有意思的是,朱汝珍本来考取的是状元,但在最后钦定时,慈禧想起了光绪皇帝宠爰的妃子珍妃,非常反感,而看到第二名刘春霖的春字极为吉祥,随即调了个个。此期,刘春霖即为状元,朱汝珍屈居榜眼。朱汝珍虽不是苏州人,但他与当时的苏州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作为研究苏州近代史的旁证,有着一定意义,故收入。”12月3日,苏州收藏家朱海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这条消息,欣喜之情见于字里行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朱海明怀着对苏州文化的挚爱,寻访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明、清、民国、近代苏州文化名人的对联、信札、立轴、手卷、画作等。耗时30年,他收藏了苏州文人先贤墨迹1500余件,其中不乏珍品,如苏绣大师沈寿后辈流出的明拓颜鲁公《争座位帖》,陆润庠、潘祖荫等100余位江南地区历代状元、进士的墨迹,柳亚子、陈去病等500余位苏州历代历史文化名人的墨迹。这些文人先贤是传统文化的播种人,也是江南文化精神的真实载体。而今天的我们,可以通过朱海明的藏品,去触摸、亲近那与现代人遥远相隔的心灵,感受苏州文人的风骨气韵和苏州文化的流转变迁,挖掘苏州“最江南”的人文基因。

一把剪刀一张报纸

开启文化收藏之旅

苏州自古风物清嘉,千百年来,在江南烟雨的写意山水中,在私家园林葱茏的精致回廊上,走出了不少文化名人。20世纪90年代,朱海明从部队转业回苏。热爱家乡文化的他,在一边经营一边创作之余,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收藏,尤其是和苏州文人先贤有关的古籍字画。对江南文化的深情厚谊与对文脉传承的责任担当,组成了这位收藏家独具一格的魅力。

“当年在部队里的文书经历,在我心里埋下了文化积累的根。”采访中,朱海明从其工作室书柜深处取出5本泛黄的册子,连同年轻时的记忆一同打开,“这些都是我当时做的剪贴报,用这种方式把优秀的散文、诗歌、新闻报道等分门别类地收集、记录下来。”

一把剪刀、一张报纸,开启了朱海明的文化收藏之旅。“那时坚持剪报,是对优秀文章内涵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这种保持探索、收集、归纳、理解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朱海明表示,剪贴报纸和收藏文人字画,在本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剪贴、收藏的过程,都是我对优秀文化和文人精神学习的过程。”

“我的第一件藏品是明拓颜鲁公《争座位帖》,这也是我的镇馆之宝之一。”谈及自己的收藏“处女作”时,朱海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和满足。《争座位帖》是书法大家颜真卿最具代表性的行书作品之一,字里行间洋溢着刚毅正直、不亢不卑、忠诚大义的爱国气节,是古代“尊贤尚礼”文化的经典范本。该帖曾由练廷璜、徐渭仁、胡其毅、吴华镳、缪日藻、余觉等收藏,贴上的两通手札、三篇题跋、15方钤印跨越时空,具象又鲜活地记录下了一代代文人传承与思考的过程。聊得兴起,朱海明还打开存放藏品的箱子,向记者展示了他又一镇馆之宝——同治十三年状元、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的对联。陆润庠的笔墨在清末民初便极具盛名,三个字的润笔费即高达白银100两,堪称一字千金。

“苏州是江南文化的中心,江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浩瀚的历史海洋中,最富人文魅力和美学精神的,应该说是苏州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真文人。”朱海明说,目睹前人先贤墨迹,他心驰神往,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散落在历史中的文化碎片串联起来,以历代苏州文人和活跃在苏州的文人为专题,以《苏州艺文志》和历代文献中收录的1000多位文人学者为切入点,构建起有血有肉的江南文化文人墨迹体系,让苏州之文心、苏州之文脉更加清晰。

收藏的不仅仅是书画

更是千年传承的文脉

提起江南文化,苏州教育的人文历史是其中特殊的存在。举目四望,苏州草桥小学是绕不开的一环。清末的苏州,废除科举制度后,是苏州进士王同愈、蒋炳章创办了苏州第一所新式学校——草桥小学。这所双进士创办的双校长小学,培养出了叶圣陶、吴湖帆、王伯祥、颜文樑、俞平伯、顾颉刚等国学大师和艺术大师。

“对王同愈、蒋炳章墨迹的追寻,我先后花了20年时间。我通过5次拍卖竞拍和托朋友在全国广为搜寻,终于买到了王同愈的大对。前不久,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苏州一清代大家族后代手上,买到了蒋炳章的一幅珊珊笺红对。”在朱海明看来,文人并不仅仅指书画家,也可以是教育家、学者、实业家,他们共同代表着江南的文化现象和精神。他认为,有些文人的书画作品可能达不到大家的水准,但寄存着无价的文人精神,同样值得收藏。在他的收藏理念中,人是主角,作品是配角,关键词是苏州文化的传承。因此,他以“人”为经纬,跳脱出品类和数量的局限,挖掘苏州的人文基因。

由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领衔,费新我、张辛稼、吴公式木、汪星伯等苏州、上海10位近现代著名文人集体创作的瑞云峰长卷是朱海明非常看重的一件藏品。只见十几米长的卷轴上,10位文人以“瑞云峰”为题执笔创作,并将各自的所见所感、所悟所想合并成集。他们的思想与精神,以水墨书法为媒介,进行着默契地交流。而朱海明所看重的,不仅仅是这些大家的笔墨,更在于他们在交流中体现出的江南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互勉互励的精神。与其说他收藏的是字画,不如说他收藏的是千年传承的文脉。

1500余件文人先贤墨迹,见证了朱海明的漫漫收藏之路。面对浩瀚的江南文化,朱海明以“人”为线索,将自己的收藏分为了“翰墨遗珍、墨林书迹、缤纷万家、怀古追远、灿若群星”五大类别,并推出了收藏画册《江南文化名人——海明收藏撷珍》。

“我从最初收集到文化名人墨迹的欣喜若狂,到后来能静静坐下来,闭上眼睛,品味那满室的淡淡墨香。此时,我似乎感受到数百年前的文人,在和我进行着心灵上的交流,似乎能听到他们在向我讲述一生中的经历。百年风雨,千秋望云,尘埃中那些逝去的人和事,无论是名人大家,还是庭院乡绅和深闺才女,都是我们文化苏州的一脉,都是我苦苦搜寻的遗珠散玉。”朱海明说,他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理想,就是创办江南文化名人真迹馆,让手中的藏品“活”起来,让江南文化在苏州大地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一个苏州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30477号-1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