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想当探险家!”苏州小学生首次发现“北极稀客”黑喉浅鸟
日前,苏州鸟友“蛎小鹬”在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观鸟时,意外发现了一只来自环北极区域的海鸟黑喉浅鸟。这是继2016年的红喉潜鸟之后,苏州首次记录的第二种潜鸟。“蛎小鹬”名叫何遂初,目前就读于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2022年初开始研究观鸟。两年多来,许多鸟类的习性特征、出现地点和保护级别等辨识信息,已深深刻印在了他的脑海中。“以后想当一名大自然的探险家!” 何遂初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偶然观测到一只罕见鸟类
当天下午,何遂初的爸爸何益岳骑着电瓶车,带儿子何遂初来到太湖湿地公园观鸟。何遂初用望远镜看到湖面上有一只未曾见过的鸟,它的形态和颜色与别的鸟有所差异。“当我用单筒看它时,它正在梳理羽毛,扇了扇翅膀,随后在水面上歇息了一小会儿。它的喙很尖,后颈部与背上都是黑色的,腹部和脖子是白色的,属于非繁殖羽,看起来不像鸭子,也不像䴙䴘。”回到家后,何遂初便在房间里不停地查阅资料,寻找这只鸟的信息。妈妈张婕看见儿子挠着脑袋十分困惑,提议请教专家,便把拍到的视频发给苏州市林学会的老师们求证。
第二天,鸟类专家又进行了实地观测,最终确认这只水鸟为黑喉潜鸟,是苏州市首次记录到的鸟类品种。据专家介绍,黑喉浅鸟来自遥远的环北极区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海鸟,目击率极低,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8月1日将黑喉潜鸟列入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黑喉浅鸟出现在苏州,极为令人惊奇。何遂初将观察到黑喉浅鸟的消息发布在鸟友群后,许多鸟类爱好者及摄影爱好者从上海、无锡、南通及周边城市赶来,一睹这只潜鸟的“芳容”。
两年前开始探秘鸟类世界
张婕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幼儿园开始喜欢画企鹅等鸟类,画稿累积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张。2021年,她送给儿子一本《苏州野外观鸟手册》,这本“蓝宝书”培养了何遂初对观鸟爱好的启蒙。2022年2月13日,是何遂初探秘鸟类世界的第一天,他在怡园看见一只翠鸟,身上“绣”满了翠绿色花纹,这只美丽灵气的鸟儿深深吸引了何遂初。他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翠鸟的知识,从此打开了对鸟类世界的探索。
上学时,在班主任鼓励下何遂初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观鸟故事,课余时间他还喜欢制作观鸟照片和视频,养成了手绘自然笔记的习惯。如今,何遂初已经是两年多的鸟友,妈妈送的“蓝宝书”也已成为他每天的必读书目,通过翻阅这本书,他对不少鸟类的基本信息了然于胸,帮助他在观鸟时能够快速分辨鸟的种类。
全家在旅行中观鸟,亲近大自然
在儿子的感染下,何益岳和张婕也开始对鸟类产生了兴趣。每逢周末休息时间,父母便会带着何遂初在苏州周边地区进行日常观鸟。到了节假日,全家常常出门旅行,在大自然中丰富对鸟类的认识。“到现在爸爸妈妈带我去过了新疆、盐城、陕西等地方,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新疆,我在赛里木湖观察到了一只白天鹅,非常美,在我们苏州很难见到。” 何遂初兴奋地说。
张婕表示,观鸟是观察自然界的一种方式,对于孩子而言,学会安静等待、仔细观察、自主学习、热爱自然,大概是观鸟活动的意义。“作为家长,我觉得观鸟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不仅可以亲近自然,还能锻炼身体,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小朋友在看书看鸟的过程中,还能做一些资料和笔记,帮助他逐渐找到梳理知识的好方法,提升思维能力。这次发现黑喉浅鸟有幸运的成分,也离不开小朋友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如果爱好能坚持下去,我们都很支持他。” 何益岳告诉记者。
采访结束时,何遂初向记者坚定地表示:“我以后想做一个与鸟类监测有关的职业,成为大自然的探险家。”
实习生 谢宁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