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个苏州!

邹缨:白茆山歌唱响在希望的土地上

文化/体育 2024-03-19 euiyhu9856

 

  邹缨在古里红豆山庄白茆山歌馆参观。  记者 陈洁摄

邹缨在古里红豆山庄白茆山歌馆参观。  记者 陈洁摄

  在白茆山歌馆舞台上演唱。  记者 陈洁摄

在白茆山歌馆舞台上演唱。  记者 陈洁摄

本报记者 陈洁 见习记者 施含韵

“白茆塘上几条簖,好像啥个漫漫长,啥个船打来圆宕宕,啥个船打来四方方……”日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守英一行来到常熟,开展“苏州人文经济研究”课题调研。古里红豆山庄内一曲高亢嘹亮的白茆山歌,歌声绕梁,余音袅袅,让调研组一行深刻感受了古里诗意江南的农耕文化和勤劳勇敢、乐观积极的精神特质。

每一个时代的白茆山歌都留下了特定的文化烙印。舞台上,站在“C位”的是白茆山歌传承人邹缨,她穿着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蓝底花衣,头扎蓝布花巾,用歌声唱响人文经济学的“常熟韵味”。

“我有点喜欢上白茆山歌了”

老旧的收音机“刺啦刺啦”,断断续续扯出呕哑的旋律,年迈的祖母总是弯着腰,忙碌着手里的活计,一个人喃喃低吟,苦闷的音调,拉长的尾音,凄凉的歌词,一寸一寸钻进耳朵,这是邹缨6岁时对白茆山歌的“初印象”。

“小时候我奶奶、外婆还有一些邻居,人人都会唱两句白茆山歌,但老人们唱的大多是老式山歌,那个时候我很抗拒,我觉得它很压抑,不好听。”邹缨回忆道。

“张良就是唱歌郎,坐着风筝教思乡。”传闻自汉代起,白茆山歌经由汉相张良的传授开始流行,在白茆的田间地头,发祥兴盛,传唱千年。

旧社会流传下来的白茆山歌多以哀怨为主,在食不果腹的年代,被压迫在底层的人民,将无法宣泄的情绪和对生活的不满都隐晦地藏在歌词里,转为声声幽幽的“哀叹”,听来辗转悲苦。

但时代在变,歌词也在变。旧时代的关隘已决堤,新时代的白茆山歌开始了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

再听白茆山歌,是邹缨上学的时候。

“学校广播里会放山歌,还会举办唱山歌活动,我就发现,学校里听到的那种新编的山歌和小时候完全不一样,高亢嘹亮,充满激情与希望,就觉得还蛮好听。”

形象好、嗓子亮、爱唱歌,邹缨频频被老师挑选去参加白茆山歌的排练、演出,成了学校山歌队的主力队员。

春去秋来,浸泡在白茆山歌里长大的邹缨练就了一副“金嗓子”。

写天地,唱众生,山歌喷薄的生命力与飞扬的少年气不谋而合。

白茆山歌的种子在少年小小的身躯里落地生根,慢慢抽芽。

“白茆山歌融入了我的生命”

“1981年,我走上工作岗位,加入白茆文化站山歌队。我比别人多一份机缘,在山歌队演出时经常担任主持人,介绍白茆山歌。”

成为主持人的邹缨,挑起让更多人了解白茆山歌的大梁,自觉责任重大。自己查资料,自己去寻访,自己写手稿,在台前和新老歌手互动切磋,在幕后与他们聊天接触,邹缨对白茆山歌的了解更深了。

“白茆山歌为吴歌一脉,是常熟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分为盘歌、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传说故事歌、新民歌等好多种。歌词真实反映了江南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思想,句句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谈起白茆山歌,邹缨眼中闪着光。

1995年11月24日,白茆塘畔,传音不绝,全国首家民歌馆——白茆山歌馆临水而建。邹缨有幸担任开馆主持人,并在台上一展歌喉。

自此,传唱千年的白茆山歌不断地发扬光大,真诚而朴素的爱恋、希冀、憧憬,变成高亢嘹亮的曲调,贴着虞山,沿着田埂,顺着悠悠东流的白茆塘水,进入长江、融入大海,驰名海内外。

那是白茆山歌愈唱愈响的开端,也是邹缨人生的转折点。

开馆仪式上,邹缨的“金嗓子”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所赏识,收入门下。

从“野路子”走向专业化,邹缨开启了系统学习白茆山歌的生涯。“我不光跟着师傅学,在平时演出时,我还会认真聆听和观察其他的歌手,择其优点,博采众长。”

岁月荏苒,斗转星移,在经年累月的学习中,邹缨的唱功越发精进,一路唱着白茆山歌走出常熟,走到北京、宁夏、广西等地,甚至走出国门,将白茆山歌带到了更大的舞台。

2006年,常熟白茆山歌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曲调伴着常熟方言,成为邹缨最重要的生命印记。

天时地利人和,邹缨长久以来的山歌梦,开出了花。

“我要将白茆山歌传承下去”

在邹缨的影响下,她的丈夫、儿子、好友都走上了传唱白茆山歌的道路。

但由于吴地方言的式微和农耕文化的流失,白茆山歌渐渐飘散在了时光里,野草般自由生长、在广阔乡间一呼百应的吴歌渐成往事。

“以前白茆常常举行万人歌会,河道挤满乘船赶来的村民,唱个三天三夜还精神抖擞。现在田少了,河也窄了,唱山歌的人也不多了。”民间艺术魂在乡土,根在人。看着日渐落寞的白茆山歌,邹缨萌生出要将白茆山歌传承下去的心愿。

2014年起,邹缨频繁出入常熟大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企业甚至其他城市,开设山歌讲座、进行山歌辅导、开展公益活动。

“我教授过上万个学生,门下有十几个徒弟,我希望把山歌唱给更多的人听。”在常熟,下至六岁幼童,上至耄耋耆耈,都听过邹缨的山歌课,跟着她哼唱过山歌。

2017年8月,邹缨成立常熟市紫芙白茆山歌艺术团,不断延续江南风骨、水乡雅韵。

2021年3月,邹缨通过严格的考评,成为第五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白茆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除了教授流传已久的白茆山歌,我还会编写一些与当下政策、理论相关的山歌,将传统非遗和红色文化相结合,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传唱白茆山歌。”在邹缨的一腔一调中,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链接,经典与时代同频共振。

2023年9月,邹缨的徒弟邹佳怡毕业后重回白茆镇,成为白茆小学一名音乐老师,和邹缨一起传承白茆山歌。“我特别高兴也特别欣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传承白茆山歌的行列。”邹缨说。

白茆山歌焕发新生,邹缨的山歌传承路,也结出累累硕果。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民歌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体味。”59岁的邹缨,站在时间轴上回望过去,深有此感。

泥土依旧芬芳,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每天都讲述着新的故事。千百年的延续,亿万次的传唱,白茆山歌源远流长,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地传唱着新时代的歌。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一个苏州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30477号-1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