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作家耗时7年写就《俄罗斯良心》
本报记者 姜锋
你心中的契诃夫是什么样子的?是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里的绝妙嘲讽与辛辣讽刺,是中篇小说《第六病室》里深刻的荒诞和真实,还是戏剧《海鸥》《三姐妹》和《樱桃园》里掩不住的忧郁、深沉、浪漫,那一股股隐藏在日常生活下的“潜流”?苏州剧作家朱树耗时7年,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反映契诃夫生平、思想及其笔下俄罗斯画卷的话剧剧本《俄罗斯良心》,描绘了他心中的契诃夫形象。在契诃夫逝世120周年之际,朱树以这部长达47000字的剧本向其致敬,并向“中俄文化年”献礼。
“我”的灵魂知音就是契诃夫
作为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的璀璨巨星,契诃夫的名字不需要冠以任何头衔,早已镌刻在万千读者心中。这位只活了44个年头的天才小说家、戏剧家,创作丰富、多样,令人叹为观止。但也许是小说家的名声过于响亮,以至于有很多人忽略了契诃夫在戏剧方面的成就。其实,契诃夫是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20世纪的莎士比亚”“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反复登上世界各地的剧院舞台,对20世纪现代主义戏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剧作家的契诃夫,为戏剧创作开辟了不同的道路。在他的戏剧中,没有剑拔弩张的冲突,谈话很多、动作很少,人物就像在舞台上生活。但是,契诃夫的戏剧创作之路并不平坦,甚至直到作家去世后,他的戏剧才得到广泛认可。托尔斯泰与契诃夫交往颇深,他对契诃夫的小说推崇备至,称赞契诃夫是“散文中的普希金”;但他对契诃夫的剧作评价很低,甚至曾对契诃夫说:“莎士比亚的戏写得不好,而您写得更糟!”
今年83岁的朱树是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师从作家范烟桥、章太炎弟子朱季海等名家。上初中时,朱树首次接触到契诃夫的小说《套中人》,为他的文笔和思想所倾倒。之后的数十年间,朱树阅读了大量契诃夫的小说、剧本及相关文章,对其推崇备至。对朱树来说,契诃夫是如同“灵魂知音”般的存在。“契诃夫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我的创作受契诃夫和莎士比亚的影响最大,有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有个灵魂中的知音就是契诃夫。我会很想认识这个人,想跟他交朋友。或许我们之间的话不会很多,因为我们应该会是彼此很了解的。”朱树说。
在研究契诃夫的过程中,朱树发现世人对其留下的巨大的文化遗产研究不够、重视不够、继承不够。“不管是生前还是身后,契诃夫遭到的攻击、曲解、冷遇,都是罕见和难以想象的。在他去世后,他的不少剧作被‘现代派’艺术家解构了,失去了原意,更遑论发扬光大。”作为契诃夫文学的爱好者、崇敬者,朱树决意创作一部剧本,就以契诃夫为主人公,反映他璀璨的一生和深邃的思想,“我想把契诃夫给予我的感动,通过写作传递给别人,使其他人也有走近契诃夫的兴趣。”
希望用中俄双语演出
尽管朱树已创作了40多部古今中外题材的剧本,但他从未碰到过难度如此大的课题,甚至超过其创作莎士比亚传记剧本的难度。为此,朱树购买了50多部契诃夫相关图书,耗时2年研读了近百万字的小说、剧本、传记,观看了大量相关影片。2017年,他开始动笔。
经反复推敲,朱树从契诃夫的童年写起,并选取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四件大事下笔:一是他的中篇小说《草原》获得普希金奖,奠定了其一流作家的地位;二是他远赴流放犯劳改的萨哈林岛作社会调查,写下了俄罗斯第一部纪实文学著作《萨哈林岛旅行记》;三是他涉足戏剧创作,戏剧《海鸥》首演失败,之后又绝处逢生;四是托尔斯泰劝他放弃戏剧时,契诃夫创作的戏剧《三姐妹》大获成功。
那几年里,朱树每天都要花10多个小时进行创作、修改。经过三易其稿,2023年底,五幕话剧作品《俄罗斯良心》终于完成,并很快得到了业界的好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导演、剧作家陈加林表示,该剧描写了契诃夫光辉一生的主要成就和社会影响,包括他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他在俄罗斯文学界的巨大威望,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的大戏,“我愿意和朱树先生合作,组建创排团队,将这部作品呈现在舞台上。”
《俄罗斯良心》不仅是朱树对契诃夫最好的纪念和致敬,也是他为中俄文化交流、人民友好合作献上的一份厚礼。“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俄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并开启了‘中俄文化年’的盛事。”朱树憧憬道,如果《俄罗斯良心》能在北京、莫斯科用双语演出,将在中俄两国乃至世界舞台上激起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