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个苏州!

郑培凯做客古吴轩国学大讲堂

文化/体育 2024-09-03 user74538

本报讯(记者 朱执竞)“昆曲是形式唯美、内涵丰富,艺术深度和广度上完美、极致的雅文化,它高度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蕴藉、婉转、优雅的审美风格,将文学、音乐与演艺融为一体,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值得我们尊崇。”在园林般的古吴轩书店(章太炎故居店),8月31日下午,著名文化史家郑培凯教授在古吴轩国学大讲堂,带领听众一同走进昆曲的审美境界。

郑培凯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曾任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上世纪90年代,他在欣赏昆曲名家张继青、王奉梅的演出后,热爱上这项趋于精致、完美的表演艺术,昆曲成为他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此后,他在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与全国各大院团展开合作,为昆曲的抢救、传承、推广不懈努力。

在当代,昆曲常常被称为“百戏之祖”,郑培凯对此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广义上的“百戏”包含了各类曲艺、表演、舞蹈、杂技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而经明朝魏良辅改良的昆曲源于南戏,又结合了北曲的部分传统,在辞藻、唱腔、身段、音乐、舞蹈等方面都打磨到极致,成为戏曲的楷模和典范,因此称为“百戏之模”更加贴切。

在分享中,郑培凯介绍,早期南戏剧本文辞都较为朴实,并不刻意追求优美,明代以后在整个精英阶层和大量文人雅士的参与下逐渐雅化,甚至到了普通百姓听不懂的程度。著名戏剧家李渔曾在《闲情偶记》中提倡“贵显浅”,认为汤显祖的《牡丹亭》文辞“曲之又曲”,只能当作案头文学来读,不适合舞台演出,在郑培凯看来这是李渔作为戏班主出于商业目的而言,他认为戏剧的艺术标准不能降低到大众娱乐的最大公约数。

昆曲艺术是不是过度高雅,超越了一般受众的欣赏水平,让人望而却步?郑培凯以经典的《诗经》《论语》《离骚》作比较。“这些作品也不易懂,当代大学生、读书人要理解透也很吃力,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值得传承和推广。”他表示,优秀作品需要通过读者与观众的学习和提高,才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深刻与美妙。

正如当下,无论文化水平高低,中国人或多或少总能引用上几句《诗经》或《论语》。昆曲经过几百年发展至今,《惊梦》《寻梦》已成为演出最频繁的折子戏,老百姓也熟悉了《牡丹亭》这部作品的文辞,可以说这些经典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基因之中。昆曲,在时代新语境下正日益彰显出其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价值,懂得昆曲的审美价值,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对于未来,郑培凯希望以昆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能够得到创新性发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一个苏州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30477号-1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