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积极推进“体卫融合”创新实践——以体育惠民服务持续擦亮“常有健康”名片
“体卫融合”创新实践模式是常州引领全省的惠民工程,通过近8年的探索,创新实践成果显著,多次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关注,央媒“体卫融合”看江苏专程来常州采风。截至2023年底,已为市民提供超110万人次的“体卫融合”促进健康服务,涵盖运动损伤康复诊疗、运动防治慢性病、脊柱侧弯运动矫治、运动健康管理、赛事医疗保障、国民体质测定、运动健康科普等多方面。
(一)构建“体卫融合”运动促进健康三级服务网络。通过“两中心(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四门诊(市级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三基地(区级运动促进健康实践基地)”模式,将运动防治慢性病服务延伸至基层,送到群众身边,促进资源合理分配。市体育局、卫健委联合发布《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职责流程,并在全国首创运动促进健康“411”工作模式,规范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从2019年起,已累计为慢性病人群提供运动干预服务近10万人次。
(二)成立全省首家脊柱侧弯防控中心。5年来,以“脊柱健康关爱工程”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免费为全市23万中小学生提供脊柱侧弯公益筛查服务,并在寒暑假期间开设脊柱侧弯运动矫治夏冬令营,共计提供运动干预服务超过1.8万人次,实现脊柱侧弯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服务。
(三)持续提升体育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运动健康大讲堂”每年安排不少于40场,涵盖科学健身、运动损伤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等主题的健康知识讲座,近五年累计开办超过200场,惠及市民近10万人。并依托国民体质检测车流动服务能力,开进工厂、企事业单位,送体质测试和健康评估到群众身边,近五年累计提供公益测试服务超5万人次。
(四)在全国率先推行“体、教、卫”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与多所高校共建研究生培养及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挂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体育医院,并纳入上海体育大学附属体育医院建设序列。年均为约40名各级各类人才提供实习进修机会,强化体卫融合人才培养与科研。
(五)发挥医联体优势。市一院与体育医院合作共建运动康复专科,填补常州市运动康复专业空白,年均双向转诊超过200人,开展医联体活动30场。
常州市敢为人先,通过政策引导、部门联动、人才培养及多方合作,全面推动“体卫融合”促进市民健康服务实践探索,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擦亮“常有健康”名片,为健康常州建设贡献积极力量!(邱国忠)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