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个苏州!

苏企闪耀——澳门首座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今日苏州 2024-10-02 user89645

镜海波光映苍穹,大桥壮美傲碧空。

铁骨钢梁连两岸,风光旖旎韵无穷。

10月1日,由中铁宝桥扬州公司参建的澳门首座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澳门大桥落成典礼顺利举行,这座精品工程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濠江之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它不仅是一座连接澳门本岛与氹仔岛等地的交通枢纽,更是澳门各区域紧密协作、共同迈向繁荣未来的象征。

图片

通车前夕,澳门体育局举办“齐贺澳门大桥开通健步行”活动。万余名澳门市民以步行的方式从大桥南引桥处出发,行至北引桥位置再折返至南引桥起点。

澳门大桥位于友谊大桥东侧,连接澳门半岛与氹仔岛,将澳门海、陆、空三个重要口岸相连,是澳门对外联系的关键陆路通道。作为澳门“双环双轴快速通道”中的重要“一轴”,既是构建澳门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节点,也是港珠澳大桥口岸人工岛交通流的重要疏导路径。中铁宝桥扬州公司负责南主桥和南引桥在内的约3.7万吨钢结构生产制造任务。

图片

结构之难,匠心攻克

澳门大桥为大跨度内倾式钢桁-钢箱组合连续梁结构体系,其设计灵感源于澳门独特的水域环境,桁架起伏的空间曲线宛如海浪柔美的轮廓,与周围环境融洽共生。但新型结构同样给制造带来新的挑战。

针对内嵌弦杆钢箱梁和镂空式横联上弦块体的复杂构造,中铁宝桥项目团队通过合理的块体划分、工装设计、焊接顺序、翻身调位及涂装前置等技术,改善了构件的焊接位态,避免了细长构件的施工难题。

图片

针对内倾式钢桁钢箱组合梁多节间大节段特殊结构,中铁宝桥项目团队研发了整体制作加预拼装一体化制造技术、多点三维关系测量协同控制技术,通过单构件精度分析和构件间模拟搭载分析,解决了上下层结构的双层空间定位难题,攻克了结构制造难题。

桥位架设,迎难而上

澳门大桥桥梁主体结构均采用Q420qD及以上的高强度钢材,其中Q690q、Q500q级别钢材占比高达40%,整体构造轻质高效,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针对多种焊接位态及海上高温、高湿、高盐及强风等复杂环境,项目团队进行了一系列高强钢焊接科研试验,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的焊接工艺,减小了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保证了高强钢在复杂环境下的焊接质量。

面对桥位的多次台风威胁,项目团队有序组织,针对物资管理、设备用电、临边防护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始终坚持全过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现场安全文明生产规范度,有力保障了施工作业的稳步推进。

为了保证大桥的多点位精确匹配和快速连接,项目团队不放过一丝细节,不断修正控制点参数,针对箱桁组合结构的各个部位合龙口进行持续检测分析,协同参建单位共同进行温度敏感性和位移敏感性分析,实现了澳门大桥的高精度安装。

图片

科技创新,点亮未来

中铁宝桥扬州公司海外事业部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手抓提质增效,一手抓科技创新,主动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升国际化管理水平,承建了美国加州快速干线隧道、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马来西亚槟城275kV跨海输电塔、澳门大桥等项目。

项目团队陆续攻克了内倾式平行四边形下弦纵梁制造技术、边腹板块体创新制造工艺、内嵌弦杆钢箱梁制造技术、镂空横联上弦块体制造及涂装控制技术、多节间钢箱钢桁整体制造大节段关键技术、高性能钢在复杂环境下的焊接质量控制技术等多项难点,形成了多项专利技术,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依托本项目进行《基于TRIZ理论攻克690MPa级高强度桥梁钢板单元焊接难题》《基于TRIZ理论攻克双节点镂空上弦制作难题》的研究,并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中铁工业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金奖等荣誉。

劳模引领,铸就精品

“困难再多,咱也不能退缩,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作为澳门大桥桥位项目经理,郭志军每天要处理筛选各类生产施工信息,统筹协调大小事件。面对特殊的钢桁-钢箱组合梁结构及每月三次吊装的工期要求,他积极与项目联营体、监理单位、协作单位沟通对接,尤其在中跨梁段环缝焊接时,部分板厚甚至达到48mm,且高强度钢材在冬季焊接极易出现缺陷,作为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焊接技师,郭志军充分发挥劳模精神,每日坚守施工现场,指导工人焊接技巧,经不懈努力,最快的一个主环缝在12天内就完成了焊接工作,并且一次探伤合格率高达97%。

图片

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项目重大工期节点频频登顶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平台,项目部也多次在联营体组织的劳动竞赛中斩获“优胜奖”,拿下多个月度、季度“安全优秀分判商”以及“中铁宝桥集团优秀项目部”等荣誉称号。

长虹卧波连四海,天堑通途启新程。中铁宝桥扬州公司将以澳门大桥成功建设为新起点,秉持匠心,精耕细作,不断提升工程品质,以坚定的步伐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优质项目展现宝桥实力,以专业服务树立良好口碑,在境外桥梁建设的征程上砥砺奋进,开启一段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征程,为中国桥梁行业续写篇章、再添新彩。

通讯员 张梅艳 刘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编辑 王育昕

(来源:扬子晚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一个苏州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30477号-12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