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既“深”又“活” “昆曲新美学”,很City
□苏报记者 时玥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人文经济相融互促、相得益彰,是苏州发展的显著特征。
保护好、传承好昆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01年推动昆曲入选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到2006年国内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苏州的每一步都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
民生档案
1982年,江苏省苏昆剧团在苏州恢复成立。2000年3月31日,苏州市政府承办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2001年5月18日,由江苏省文化厅申报、苏州市参与申报的中国传统戏剧·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更名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昆曲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和高度重视,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昆曲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身边变化
为让昆曲这一文化瑰宝得到弘扬,2001年11月,刚刚改团建院的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赴台湾参加“昆曲宝岛行”演出,2002年赴香港进行演出后,引起轰动。2001年9月起,剧院开始探索昆曲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在古镇周庄的古戏台为游客演出昆曲精彩折子。2002年1月,昆曲发源地成立昆山市昆剧艺术团。2005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大学联合创建的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经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为“国家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正式授牌。2006年,国内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同年5月,文化部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名列其中。
时空穿越,如今,越来越多与时俱进的昆曲作品走进年轻群体,走向全球各地。今年4月至5月,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昆山开幕,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16台优秀昆剧大戏和折子戏在7天时间里组台演出,剧目展演及配套活动线下触达人群超过200万人次。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携手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共同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至今,已在海内外演出逾500场,入场观众达百万人。
作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拥有730项各级各类非遗。以昆曲为代表,苏州持之以恒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有力带动了城市影响力提升和文旅产业发展,成为更多世人向往的人文之城、宜居之城。
亲历者说
苏州戏曲博物馆馆长、党支部书记,苏州昆剧院副院长俞玖林亲身经历、感受着这些年来昆曲发展的变化。作为一线昆曲从业者,他感受最深的是,台下坐着的人变了,从曾经的白发观众为主,变成了有越来越多年轻的面孔加入。“观众的变化,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昆曲新美学’,是对大家审美上、精神上的一种引领。比如青春版《牡丹亭》,就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在传统艺术的魅力中找到共鸣,我想这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从心里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俞玖林说。